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 三十年 三十一年 三十二年 三十三年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十年

上一章 下一章

  一、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二、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此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隐之罪人也。故终隐之篇贬也。

  三、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恶讳,此其言甚之何?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

  四、秋,宋人、卫人入郑。

  五、宋人、蔡人、卫人伐载,郑伯伐取之。

  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谁之力?因宋人、蔡人、卫人之力也。

  六、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盛。


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古代汉族今文经学重要典籍。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