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窍解 三部九候脉法 中气 中风根原 二十四脉 五味根原 五官开窍 五情缘起 五气分主 五行生克 产后根原 伤风根原 便坚根原 便血 六气从化 六气偏见 六气名目 六气治法 六气解 劳伤解 卫气出入 历节根原 厥阴风木 反胃根原 口病根原 吐血 咳嗽根原 咽喉 噎膈根原 四时脉体 声音 太阳寒水 太阴湿土 奇经部次 奔豚根原 妇人解 寸口人迎脉法 寸口脉法 少阳相火 少阴君火 形体结聚 暍病根原 本气衰旺 杂病根原 杂病解 气滞 气积 气血 气血原本 泄利根原 浮沉大小 消渴根原 淋沥根原 湿病根原 溺血 牙痛 疮疡解 痈疽根原 痉病根原 痎疟根原 痔漏根原 痢疾根原 痰饮根原 瘕疝根原 瘰疬根原 癞风根原 目病根原 真藏脉义 神惊 积聚根原 精华滋生 精神 精神化生 精遗 糟粕传导 经脉根原 经脉起止 耳病根原 耳目根原 肺痈根原 胎妊解 脉法解 脏腑生成 脏腑脉象 腰痛根原 腹痛根原 自叙 舌病 营气运行 蛔虫根原 血瘀 血脱 衄血 阳明燥金 阳脱 阳虚 阴脱 阴虚 阴阳 阴阳变化 霍乱根原 颠狂根原 黄疸根原 鼓胀根原 鼻口根原 鼻病根原 齁喘根原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声音

上一章 下一章

  声音者,手太阴之所司也。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故肺病则声为之不调,气病则声为之不畅。而气之所以病者,由于己土之湿。手阳明主令于燥金,手太阴化气于湿土,阳明旺则金燥而响振,太阴盛则土湿而声瘖。譬之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阴晦而沉浊,燥湿之不同也。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旺则气聚而不泄,气通而不塞,聚则响而通则鸣。唇缺齿落而言语不清者,气之泄也;涕流鼻渊而声音不亮者,气之塞也。

  然声出于气而气使于神。《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盖门户之开阖,机关之启闭,气为之也。而所以司其迟疾,时其高下,开阖适宜,而启闭中节者,神之所使也。是故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言者,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声气出于肺,神明藏于心。四十九难:肺主五声,入心为言。缘声由气动,而言以神发也。

  闻之妇人在军,金鼓不振。李少卿军中有女子,击鼓起士而鼓不鸣。然则调声音者,益清阳而驱浊阴,一定之理也。

  茯苓橘皮杏仁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百合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

  百合桔梗鸡子汤

  百合三钱 桔梗三钱 五味一钱 鸡子白一枚

  煎半杯,去滓,入鸡子清,热服。

  治失声喑哑者。

  须发

  须发者,手足六阳之所荣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三阳之上者,皆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髭也。少阳之经,其荣眉也。太阳之经,其荣须也。足三阳之上者,亦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髯也。少阳之经,其荣须也。太阳之经,其荣眉也。凡此六经,血气盛则美而长,血气衰则恶而短。

  夫须发者,营血之所滋生,而实卫气之所发育也。血根于上而盛于下,气根于下而盛于上。须发上盛而下衰者,手足六阳之经气盛于上故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冬时阳气内潜,而爪发枯脆,夏日阳气外浮,而爪须和泽。缘须发之生,血以濡之,所以滋其根荄,气以煦之,所以荣其枝叶也。

  宦者伤其宗筋,血泄而不滋,则气脱而不荣,是以无须,与妇人正同。

  然则须落发焦者,血衰而实气败,当于营卫二者双培其本枝,则得之矣。

  桂枝柏叶汤

  首乌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地三钱 柏叶三钱 生姜三钱 人参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须落发焦,枯燥不荣。

  黄涩早白,加桑椹、黑豆。阳衰土湿者,加干姜、茯苓。肺气不充,重用黄芪,肺主皮毛故也。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又名《医圣心源》。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