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神 防欲 去情 韬光 崇学 专学 辩乐 履信 思顺 慎独 贵农 爱民 从化 法术 赏罚 审名 鄙名 知人 荐贤 因显 托附 心隐 通塞 遇不遇 命相 妄瑕 适才 文武 均任 慎言 贵言 伤谗 慎隙 诫盈 明谦 大质 辩施 和性 殊好 兵术 阅武 明权 贵速 观量 随时 风俗 利害 祸福 贪爱 类感 正赏 激通 惜时 言苑 九流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阅武

上一章 下一章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则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亟战则民雕,不习则民怠。雕非保全之术,怠非拟寇之方。故兵不妄动,而习武不辍,所以养民命而修戎备也。

  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易》曰:“君子以修戎器,戒不虞。”是以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鄛,以讲武事。三年而治兵,习战敌也。出曰治兵,治其事也;入曰振旅,言整众也。还归而饮至,告于庙。所以昭文章,明贵贱,顺少长,辨等列,习威仪。

  夫三军浩漫,则立表号。言不相闻,故为鼓铎以通其耳;视不相见,故制旌麾以宣其目。若民不习战,则耳不闻鼓铎之音,目不察旌麾之号,进退不应令,疏数不成行。故士未战而震栗,马未驰而沫汗,非其人怯而马弱,不习之所致也。

  吴王宫人,教之战阵,约之法令,回还进退,尽中规矩,虽蹈水火而不顾者,非其性勇而气刚,教习之所成也。镆铘不为巧者锐,不为拙者钝,然而巧以生胜,拙而必负者,习与不习也。阖闾习武,试其民于五湖,剑刃加肩,流血不止。勾践习战,试其民于寝宫,民争入水火,死者千余,遽击金而退之。岂其恶生而贪死,赏罚明而教习至也。

  是以逄蒙善射,不能用不调之弓;造父善御,不能策不服之马;般、倕善斫,不能运不利之斤;孙、吴善射,不能战不习之卒。貔貅戾兽,而黄帝教之战;鹰鹯鸷鸟,而罗氏教之击。夫鸟兽无知之性,犹随人指授而能战击者,教习之功也。奚况国之士民而不习武乎?故射御惯习,至于驰猎,则能擒获,教习之所致也。若弗先习,覆逸是惧,奚据望获?今以练卒与不练卒争锋,若胡、越争游,不竞明矣。是以,先王因于闲鄛,大阅简众,缮修戎器,为国豫备也。


刘子

《刘子》一书是北齐刘子所撰写,刘子是北齐时期道家,思想家。作者针对当时社会时弊,提出了自己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及为国建功立业,施展个人才能的抱负。► 1条名句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0条评论